米搏

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媒体公告

媒体公告

听!河源救援队讲述驰援土耳其5天4夜生死大营救的故事

  “报告!前方废墟中存在生命迹象,请尽快前往支援。”地震现场,河源江东新区蓝天救援队队长利立然通过对讲机,传达救援信息。

  在支离破碎的水泥地中,寻找生命的迹象;在遍布杂物的废墟上,吃着被冻成“石块”的面包;在地震现场,接过当地居民充满暖意的棉被……这些发生在河源救援队驰援土耳其震区中的场景,让人备受感动。

  2月19日,河源6名救援队员先后回到河源,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讲述了在土耳其震区5天4夜的救援故事。

  “出发前,我连遗书都写好了。因为当地余震不断,真怕有事发生了,对自己的家人没有一个交代。”虽然已经平安归来,但说起出发前的感受,利立然眼眶湿润。

  土耳其地震发生后,因为中国没有直达土耳其的航班,河源救援队的“第一仗”就已困难重重。从河源前往土耳其,驾车需要行驶9000多公里。

  “没想这么多,能出一份力,我就必须去。”参与过多次国际救援行动的梁智声说。在他的微信个性签名里,简单的6个字——“没信号,不回复”,透露出救援行动的艰辛和汗水。

  “坐车,坐飞机,再转机,再坐车,其间还要候机。”队员刘剑说,在前往土耳其的行程中,他们花费了36小时。经历了长途跋涉后,还没有来得及喝上一口水,队员们便奔赴大本营开始参与救援行动。

  利立然则显得压力更大:“把队员带到了土耳其,我就有责任把他们平安带回河源。”

  到达土耳其马拉蒂亚后,救援行动便紧张开展。在零下10摄氏度的天气里,道路损坏,断水、断电,一片混乱充斥着物资匮乏的灾区现场,河源的6名救援队队员克服严寒、食物紧缺等困难,和来自各条救援战线的别的队员一起连续奋战。他们背起救援大包,肩上扛着声纳仪、生命探测仪等专业救援设备,一个地点接着一个地点,争分夺秒,不停地在废墟中寻找生命的迹象。

  “救援没有国界、宗教之分,在我们眼里,生命至上这一理念贯穿始终。”利立然说,在救援现场,救援队竭尽所能坚持人道主义生命救援,饿了就啃居民送来的面包、渴了就喝志愿者摆放在路边的饮用水,哪怕只有1%的希望,也绝不放弃。

  当地时间2月13日16时许,领队告知利立然,有一位老人可能被埋在废墟之中。随后,利立然和别的队员迅速开展行动,用破拆工具把房间近15厘米厚的楼面砸开。

  在布满废墟的搜救现场,到处都是碎石和在表面的钢筋,稍不留神就会被刺破或刮伤,利立然与队员冒着生命危险进入房间搜救。但遗憾的是,并没找到老人。于是,队员们又挖通前往客厅的通道,开展“地毯式”搜查,先后搜索了客厅和厨房,直到第二天凌晨1时也没有一点发现。他们的衣服已经被灰尘沾染成灰黑色,脸上的汗水打湿了队员们的脸颊,疲惫不堪的他们只能选择回到住所休息,然后决定天亮后再继续搜救。

  第二天,天刚亮,救援队继续在废墟里寻找老人。一直忙到当天中午,好消息传来:老人已在楼房倒塌前跟随家人及时撤出现场。“虽然大家都劳累了一天,但得知老人安全,这就是最好的消息!”利立然说。

  行动中,由于没重型破拆工具,河源救援队几名队员只能徒手利用大铁锤、钢钎、木棍撬开地面,在废墟的夹缝中行走,或匍匐前行。

  “我们也不知道到底还有多少人被困在废墟之中,只能一遍遍地去搜索,不能漏掉一个。”利立然说,气温零下10摄氏度,屋顶的雪有十几厘米厚,几天经历的余震数百次,但他们从没想过放弃。

  “随时保持高度警惕,余震一来,一定要马上撤退到安全地带。”队员刘剑回忆,他们到马拉蒂亚的第一天,在一栋居民楼废墟旁进行作业操作时,突然有声音响起,顿时天旋地转,距离头顶不到两厘米的钢筋水泥摇摇欲坠,掉落的尘土迷住了队员们的眼睛,他们只能靠着废墟洞入的微光,摸爬滚打地撤退出去。

  突如其来的余震,随时都有可能夺走在场作业人员的生命。“如果没有及时撤退,坍塌下来的水泥块,可以瞬间将在场的人压成肉饼。”利立然说,“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,我们才有可能去救更多的人。”

  “在马拉蒂亚发生了很多感人的事,让当地民众和参与救援的队员都流下泪水。”梁智声介绍。

  刚到土耳其的第一天,到处都断电断水,没有暖气和热水。梁智声和队友们只能睡在一所小学教室的地板上。这所小学是震后灾区保存相对完整的一处建筑,把教室内的课桌椅挪开,他们便匆匆睡下。门窗还有些许损坏,半夜的风透过破碎的玻璃吹进教室,把门窗拍得“嘣嘣”作响。幸好,灾区居民自发为他们送来了棉被。虽然被子看上去破旧不堪,但居民把被子折叠得很整齐。

  “经历了灾难的人们,衣食住行都没有保障,物资匮乏的灾区现场,居民还把他们仅有的几床棉被送给我们。”这让当时身处异国他乡的梁智声红了眼眶。

  尽管条件艰苦,但当地民众的友善一直激励着队员们。每每看到救援队员,当地民众就会喊“China”,然后伸出大拇指。看到队员随身只带了面包,当地群众担心他们吃不好,便经常送来咖喱饭等食物。这些温暖人心的行为,让河源救援队的队员们十分感动。

  撤离土耳其前,河源救援队队员与土耳其当地政府工作人员、前来送行的居民以及被救者代表进行了友好交流。土耳其当地AFAD最高指挥官说:“很谢谢蓝天救援队,中国人非常有爱心,感谢中国,感谢蓝天。”

  利立然、袁加波、梁智声、刘剑、阳平、董泽波,这是我市远赴土耳其地震灾区参与救援的勇士。他们在家庭中,是儿子,是丈夫,也是父亲,他们就是我们身边最平凡的人。但面对灾难,他们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,用万里跨国奔赴的勇气,温暖着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。